及至用过午饭,众人重又落座,品茗叙话。【Google搜索】
甄晴秀眉之下,清冽凤眸闪了闪,凝视向那少年,嫣然一笑,问道:「听二叔家的族弟来信说,珩兄弟在淮安府之时,兄长邀请珩兄弟去金陵做客,珩兄弟怎麽没有去呢?」
甄雪在一旁坐着,原本静静听着,闻言,纤纤玉手端着的茶盅轻轻放下,春山黛眉之下,一双柔润如水的目光,轻轻投向那蟒服少年。
因为神态颇为认真,花信少妇妍丽眉眼之间笼着一层如烟似雾的温婉气韵,缱绻的书卷气萦绕其间,而黑白分明的明眸,清澈的好似要倒映出人影一般。
纵然只是花信少妇本身平和丶温婉,可这种「大和抚子」的既视感,总有一种夫人,你也不想……然后被调教,沉沦肉欲,不能自拔。
贾珩压下心头的古怪,目光转过而去,端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清声道:「彼时班师在即,手头事务繁忙,未得馀暇前往金陵,先前与甄璘提及过,等到有时间回金陵再作拜访老太君吧。」
甄晴闻听这番解释,柔媚一笑,轻声道:「也是,军务之事,不容轻忽,倒是我那位族弟不明就里,打扰珩兄弟的正事,有些唐突了。」
心道,去金陵也不用耗费多大的工夫,这只怕是另有隐情。
想来是因为先前家里在淮安府售卖高价粮,惹恼了这人所致,后来虽说又帮着平抑粮价,但心底可能存了几丝芥蒂。
甄雪清丽玉容上浮起歉意,轻轻柔柔说道:「子钰公务在身,原也不该贸然相扰。」
贾珩看了眼甄雪,沉吟说说道:「两位王妃,我等下就去面圣,顺便询问一下。」
甄晴闻言,轻笑说道:「珩兄弟这就去宫里相询,这可是真是太感谢了。」
说着,看向一旁的甄雪,目光深处蕴藏着一丝古怪,轻声道:「妹妹瞧见了吧,我就说子钰是个热心的,咱们两家也是几十年的老亲,妹夫又与珩兄弟,同在军机处共事,一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方才,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这贾子钰看着妹妹的眼神,略有几分异样,虽然一闪即逝,可就是有些不寻常。
甄雪婉美的玉容上惊喜流溢,秀眉之下,莹润流波的美眸,定定看向贾珩,柔声道:「多谢子钰了。」
丽人年岁二十出头,云堆翠髻,鼻腻鹅脂,唇瓣莹润,此刻含辞微吐,温宁眉眼之间颇见优雅知性,唤着子钰,虽是甄贾两家亲戚之间的称呼,但让人心湖微漾。
贾珩面色沉静,轻声说道:「王妃客气了。」
也不好说原就有此意,因为与崇平帝谈论边事,自是要提及大同丶太原二军镇,这是大汉在西北方向的门户,恰巧北静王就在太原与大同整军陷入停滞。
大明宫,含元殿偏殿,书房之中——
午后时分,崇平帝端坐在案后,正在批阅奏疏,这位中年帝王近来心情还不错,京营刚刚班师返京,强兵翼护,江淮之地的洪灾也在收尾,大汉暂无大事。
「陛下,永宁伯递了牌子进来。」就在这时,大明宫内相戴权,从殿外轻手轻脚而来,低声说道。
崇平帝闻言,抬起头来,沉凝的面容上现出几许诧异,道:「子钰来了?快传他进来。」
戴权低声应命一声,旋即躬身离了书房。
不多时,贾珩举步进入厅中,朝着崇平帝行礼,道:「微臣见过圣上,圣上万岁万万岁。」
「子钰,快快平身。」崇平帝面色温和,离开红木书案,伸手虚扶了下,问道:「朕这两日不是放了你的假,怎麽不在家多歇几天?」
贾珩道:「回圣上,臣在家待着,闲着也是闲着,就去了锦衣府查问边事,听探事汇总近几个月来的刺虏敌情,心有所感,遂过来与圣上面陈方略。」
「哦?方略?」崇平帝闻言,心头起了一丝兴致,道:「子钰可有什麽收获?」
作为崇平帝亲自提拔的京营节帅丶军机大臣,主要职责就是对北方的东虏提出国策以及兵略,如今有了想法,自是要和崇平帝进行商议。
贾珩问道:「臣的确有一些想法,向圣上会商,未知圣上身侧可有九边舆图?」
崇平帝给戴权使了个眼色,道:「去将舆图拿来。」
戴权连忙领着几个内监去了,不多时,将一幅巨型舆图悬挂在屏风上,君臣二人近得屏风之前,细细观瞧。
舆图之上,关外之地皆为东虏占据,而西面的蒙古诸部,也有不少臣服于东虏兵锋之下。
贾珩道:「圣上,东虏每至秋高马肥以后,往往都会入寇,劫掠我人口丶财货,初始还是隔两三年一次,现在几是一两年一次,今年秋冬之时,或者明年春天,都有可能再次入寇,而微臣已广派探事前往东虏刺探敌情,但与其坐等贼寇来攻,我大汉调兵相援,疲于应对,不若窥敌虚实,提前有所防备。」
「提前防备,如何防备?」崇平帝沉吟片刻,问道。
贾珩看向舆图,说道:「圣上,对敌虏入寇之地进行推演,现在李阁老在蓟镇丶北平督军,东虏如不能以蓟镇丶宣府突破,多半会借道蒙古,袭取大同丶太原军镇,伺机威逼我关中之地,当然,仍以宣化丶蓟镇为盯防重点。」
在以往的战事中,因为大同丶太原军镇城高墙深,得地势之要,再加上有察哈尔蒙古为缓冲,倒很少自两镇进兵。
崇平帝看向舆图,思量了下,道:「子钰之言,不无道理,敌虏入寇,也就在这四处了。」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圣上,还有一事,如今九边整饬武备,听闻宁夏丶固原丶延绥等军镇已陆续有好信传来,唯大同丶太原二军镇,北静王前往整军仍是一筹莫展,一旦敌寇入境,需得及早防备才是。」
崇平帝面色凝重,目光落在舆图上的大同等地,说道:「大同整军不太顺当,是需得及早防备。」
心头不由想起先前如抗洪防汛一事,如果不是未雨绸缪,只怕江淮之地的水灾情形更为严重。
贾珩这时,伸手指向舆图,说道:「东虏历年入寇,皆是从蓟镇丶宣府一线等地入寇,如今我大汉满朝文武视线均在此地,东虏未必不知,其若反其道行之,出其不意,借道察哈尔蒙古,绕道而袭大同丶太原,关中势必震动,或者分兵两路,使我顾此失彼,难以相援。」
陈汉比之晚明的优势在于定都关中,勉强得山河形胜之势,而不用像晚明在北平定都,京师有警,一夕三惊。
崇平帝默然片刻,道:「听子钰这般一说,大同丶太原之地防务尤重?」
贾珩轻声说道:「圣上,差不多如此,此外还有平安州,接下来半年都要对以上几处重新布防,调配兵力,整饬武备,但北静王在大同整军一筹莫展,臣初回京城,还有些不了细情,不知具体缘由为何?」
提及此事,崇平帝脸色阴沉,冷声道:「大同总兵蒋子宁说军籍员额都有簿册可行查阅,北静王一一点兵,说兵马俱在营房,并无缺额,又是以选锋之法裁汰老弱,但大同军将先是以防务关涉紧要,不好大动兵戈,百般阻挠,而后好不容易验核,可最终也仅仅清理了几百老弱之军。」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难道大同总兵蒋子宁出淤泥而不染,这些年一直实兵实额?」
「据朕所知,经历次查边以及查访,大同军镇缺额不少,却不知蒋子宁究竟使了什麽手段,使北静王根本看不出什麽虚实。」崇平帝目光阴沉,冷声说道。
这北静王真是识浅才薄,不说让其带兵出征,连整饬军务都做不好,有失水家先祖颜面。
在陈汉开国之初,在四王八公中,尤以北静王最为功高,但到了水溶这一代,竟连整军都做不好,有贾珩这等珠玉在前,崇平帝自然对其大失所望。
贾珩想了想,建言道:「圣上,还需得再行拣选军机要员,前往二军镇查问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