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大恩典(1 / 2)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8282 字 2023-02-05

百姓有百姓的喜怒哀乐,权贵有权贵的勾心斗角。

皇帝说,让谢玄英多上心,记得去佛寺拜拜,谢玄英就挑了日子,和程丹若去惠元寺拜佛。

嗯……顺道送保温箱。

佛门之地,弃婴屡禁不止,有的足月强壮,只是养不活,喂些米汤也救下了,但有些生来弱小,进山门就去了,和尚也无可奈何。

程丹若准备免费送他们一些保温箱,借此推广。

惠元寺和他们夫妻老相识了,经历过痢疾,买卖过大蒜素,属于友好合作单位。

可惜,就算是友好合作,香油钱也不能打折。

谢玄英捐了三百两,换来方丈亲自念经祈福,消除灾厄。

程丹若十分心痛,可不砸大价钱,怎么能显出他们“求子心切”?

“我不信苗人野神有什么本事,只是我夫人受叛苗暗算,落水遭罪不提,还要听外头的闲言碎语……”谢玄英不动声色道,“旁的我也不多说了,一切托付给大师。”

方丈拈珠,垂眉苦笑。

这事可不好办,佛度众生,却不管生儿育女,如果做完法事还是没有动静,岂不是说他们的法力不及苗人?但又不能信誓旦旦说成了。

只好道:“施主放心,贫僧一定竭尽全力。”

“有劳大师了。”

他们在屋里对话,程丹若则和惠元寺的典座说话。他负责寺院大寮诸事,管僧人们的衣食住行,地位很高。

程丹若将五个保温箱交给对方,并附上如何使用的说明书。

僧人都识字,略微讲解就好。

“箱子主要是保持温度,早产儿容易受冻,放箱子里照管容易些,只是夏天的温度较高,若温度计的刻度过了三十,用起来要格外斟酌。”

她简单演示如何看温度计。

典座对此颇感兴趣,把弄了会儿才道:“程夫人仁善依旧,敝寺又承情了。”

“不过尽些绵薄之力。”程丹若委婉地提出要求,“倘若香客有难处,还望贵寺能帮手一把,不管是去我城南的医馆买一个,还是寄托于寺中,都是积善行德的好事。”

典座应下。

这类事在寺中不罕见,许多香客的孩子体弱多病,怕留不住,都会舍给寺里,盼望借神佛之力养住。

箱子不过费些热水羊奶,于家大业大的惠元寺不过九牛一毛,又能积累善名,何乐而不为?

至于帮程夫人宣传,更是张张嘴的人情,缘何不做?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稚子无辜。”典座合十,“夫人善行无数,必有厚报。”

程丹若露出忧心但欲言又止的表情,轻轻叹息:“但愿如此吧。”

-

出了正月,便是农耕季节。

二月有许多迎春吉日,初一就是中和节,也是百花生日,初二读书人去文庙,女子拜祝龙王祠,春社燕来时,开聪明。

皇帝就是初二叫谢玄英进的宫。

今日宫中按惯例,吃的是油煎的黍面枣糕,冬日窖藏的花木也都搬出了暖棚,晒一晒太阳,光明殿内外,百花齐放,竟早早有了春的气息。

皇帝让他坐下,随口道:“出了正月,你也不好再留在家中读书,还是替朕做事吧。”

谢玄英没有推却,一口应下:“但凭陛下吩咐。”

皇帝玩笑:“看来在家闷得不轻。”

谢玄英微微一笑,映衬着窗外的碧空白云,牡丹芍药,赏心悦目至极。

皇帝心情好,改了主意,不再试探,直接道:“朕想让你去兵部。”

果然。谢玄英心下微定,却故意露出几分踟蹰之色:“陛下有命,无有不从,只是父亲在都督府,臣再去兵部……”

他停了停,拧眉道,“陛下待臣恩重,若是因为臣受人非议,臣如何能心安理得消受?”

“说傻话了不是?”皇帝失笑,“朕要你去,自然有朕的道理。”

谢玄英一听,立马应道:“臣领命。”

态度之快,让石太监暗暗点头。

谢家父子同朝为官,自然该避讳,假使谢玄英也不提,难免让皇帝心里埋下一根细刺,在敏感的时候扎一扎人,多一些提防。可他自己提了,这根刺就像是烈阳下的露珠,明明白白,瞬间蒸发。

而后头应得快,更是体现出了不畏他人非议,耿耿忠心只为君的决心。

再看皇帝,果然龙颜大悦。

“好好,来都来了,吃些枣糕再走。”

谢玄英欣然应下,又往肚子里塞了两块糯米糕。

撑住回家。

竹枝端上大麦茶,告知他:“夫人说,今后咱们院里就喝麦茶了。”

“夫人呢?”

“段太太来了,太太叫夫人过去说话。”

谢玄英一听,觉得没那么撑了,慢慢喝了半杯麦茶,见她还未回来,干脆起身到前院,向靖海侯道明皇帝的意思。

靖海侯有些欣喜,仔细打量儿子一眼,颔首道:“既是陛下的意思,好生办差就是。”

“是。”

父子俩相顾片时,无甚好说。

谢玄英默然,垂首告退。

回去,程丹若已经在了,正在拆头面。

见他进屋,问:“还难受吗?”

“没事了。”谢玄英反问,“段太太来了?找你何事?”

“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我在军中的新药,想问问能不能治肺痨。”刚成亲时,段太太就讨过大蒜素,一晃七年过去,依旧没有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