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涪陵王(2 / 2)

这个问题倒颇为复杂,沐晨仰头思索片刻,才终于回答出来:

“他——他好像叫萧帛?不过我不太清楚……我那个奇葩皇帝哥哥给各个宗室都起了小名,宫廷内外只许称呼诸王外号,肆意取笑作乐。这涪陵王的外号,就叫‘瞪眼羊’。”

王治的眉头渐渐松弛了下来,但脸上却浮现了一种极为明显的恍惚神色。如此沉默许久之后,他才突然瞪大了眼睛,仿佛想到了什么极为可怕的东西。

“——‘文武之道,今夜尽矣!’”他一字字地开口,仿佛从喉咙里挤出了声音,从牙缝里挤出了声音:“这个涪陵王的原型是——是他妈的梁元帝萧绎!”

说完这句,王治向后跌坐,仰躺着靠在了椅子上。周围众人神色立变,贝言沉吟片刻,小声接了一句:

“读书万卷,犹有今日?”

王治垂头良久,终于缓缓点头。

沐晨懵逼地环视了一眼,终于发出了菜比的哀鸣:“……什么?”

“……帛者丝也。羊上加个目,左边再添个丝旁,就是隶书中的‘绎’”王治揉了揉脸,低声开口:“这个涪陵王的原型,就是梁元帝萧绎。梁元帝酷嗜读书,收集典籍无数。承圣三年败于魏军,被西魏宇文氏困在江陵。穷途末路无处可去,梁元帝愤恨之余,竟然举火烧毁了南朝数百年来苦心收罗的十四万卷书籍,自称——自称‘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说到此处,王治喉头作梗郁气上涌,几乎就要当场噎住。他开口吐气,才低声继续:

“这十四万卷书是江南数百年来辛苦所积,几乎——几乎占有文字以后,千余年汉字典籍的大半,无数珍奇孤本精华文章,自此付之一炬,绝灭无闻了。上古以来的华夏——华夏文脉,近乎扫地无余……”

他闭目摇头,终于说不下去了。众人彼此顾视,却都默默无言、

江陵焚书是华夏文化空前的惨剧,梁元帝一炬之火,不知毁掉多少孤本珍本绝代文献。创伤只剧,犹在焚书坑儒之上。要只是隔着文字阅读史书,大概痛心之余还能控制。但现在焚书的危险几乎近在咫尺,也难怪王治心情难以遏制,乃至悲不可抑了。

……说白了,要一个历史学家亲眼见证焚书燔典,见证这样残酷的文化灭绝,那简直比刑罚更为残忍。

沐晨愣了好长一会,才终于结巴着开口:

“如果——如果原型真是梁元帝,那应该被北军围困,才会愤而焚书……但,但现在北军要南下,主攻也在咱们这边,和江州的涪陵王有什么关系呢?”

他抬头环视四周,吐出了心中的疑惑:“……我这个皇叔是最擅长明哲保身的,现在北军如此厉害,他出兵做做样子大概可以,但绝对会避开锋锐,不肯冒一丁点风险的。”

这个问题极为简单,向亮直接开口给了答案。

“涪陵王身为水师总帅,北军南下后,他必然会调军过来做个姿态。”向亮道:“或许他不想真打,但北边可不会放过他。北军的主力少说十万以上,这一次大规模渡河却只有三万的船只,其他人到哪里去了?既然荆州已经投降,大可以效仿吕蒙的计策,将北...

军精兵夹杂在往来客商中悄悄渡河,趁机潜伏在江州四侧。一旦涪陵王带兵出击,伏兵便可趁机截断后路,到时候前后夹击断绝粮道,事态立刻就会失控。”

他说着抬头望了段柯一眼,果然段柯随之点头:

“我们最近在荆州的渡口上发现了大量来往两岸的船只,数目上非常的不对。”

贝言同样开口佐证:“这几日城里流言四起,不少入城的流民都纷纷传闻,说北军的都督邀约南军水兵统帅会猎于荆州,见识北兵锋锐之盛。”

沐晨不由目瞪口呆:向亮只有寥寥数语,却已经揭示了未来的走势——一旦北军南下,涪陵王就必须领兵出征;一旦涪陵王出征,那么江州四侧的伏兵会立刻发动;而南军一旦惨败,涪陵王就只能困守江州,无路可逃。到时候……到时候上演的就必然是“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这的确是主线剧情的极大变故,难怪系统要开口示警。

他脱口而出:“怎么办?”

·

办法其实很简单。向亮迅速指出了关键——既然北军的方案需要利用伏兵,那么在作战中将伏兵一并扫灭即可。北军主力囤兵荆州,如果没有伏兵从旁牵扯,是绝无可能赶上涪陵王的

“只不过……”

向亮看了看沐晨,终究欲言又止。

仅仅是打击北军主力,现有预算便捉襟见肘,如果还要扫灭伏兵,那么预算就几乎没有任何余地了。

果然,沐晨皱起了眉。

“那我叔叔呢?”他开口问道。

向亮微微一呆:“……什么?”

“我叔叔怎么解决?”沐晨道:“这种疯子完全不可控制,难道要把那十四万卷书继续留在他的手上?万一这疯子再来个心意不顺,不说什么文化不文化这么宏大的,我们怎么给国家交代,怎么向人民交代?说得难听一点,又怎么向历史交代?书放在这种人手上一天就危险一天,设若有个闪失,我们就是粉身碎骨,怕也承担不起这个历史责任!”

这句话说得很直率,但正因为直率坦白,向亮才愈发犹豫:

“可是……”

可是要在目标中加上涪陵王,那就必须倾尽全力雷霆一击,现有的预算是绝对支持不住的!

沐晨耸了耸肩。

“超支就超支呗。”他说得轻描淡写:“反正系统也不能对我造成实质伤害,最多就是弄点生理疼痛嘛……又不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