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需求在,香云纱的出现能不让她喜出望外吗?金逢春当然也因此被她更高看一眼了,这个小女孩也算是谢双瑶眼看着长起来的,谢双瑶发现,她的思维拥有非常浓烈的买地痕迹——如果说金逢春之父,曾经的金县尉这批管理人员,他们的思维还是老一套,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和现有的科技水平基础上,尽量励精图治的话,那金逢春的香云纱复现行动,毫无疑问就体现了她们这一代的鲜明特点了。
她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等待谢双瑶这里赐下什么新的科技,自己再尽量去让它落地。金逢春是主动申请阅读文献,基于敬州发展的需要,以及落地的可行性,选择了香云纱这门技术,并且在谢双瑶本人没有特别支援的前提下,仅靠自己现有的资源,把它成功落地铺开的。谢双瑶在整件事里起到的作用,就只类似于图书管理员和计算机操作员而已。
这不叫主观能动性,什么叫主观能动性?!说实话,谢双瑶是真的有点感动了,她自己做梦都不敢这么奢求——她连各地的工业生产都不需要费心规划了,各地的负责人主动来要技术、查技术,主动落地推广,而谢双瑶只需要搭建一个数据库给他们查询就心情了,别的事不需要她来操一点心!
这个模式,值得推广也必须推广啊!如果个个干部都具备金逢春这样的思维能力,那么,买活军消化领地,包括向外扩张的速度,又会有一个大跃升,买活军非但不会陷入规模陷阱(敏朝可就指望着这个那),而且还会迎来更好的发展。谢双瑶立刻示意《吏目参考》深挖金逢春的香云纱行动,甚至还亲自给文章做了批示,自己加入写了一段评语——金逢春的才能当然不会是空前绝后的等级,谢双瑶有理由相信,有很多人也有能力主持类似香云纱开发这样的行动,他们欠缺的只是灵机一动,只是思维模式的改变!
所以要捧金逢春,要嘉奖,要重用,要形成示范效应,让这种思维模式成为众人的共识,谢双瑶本来心里是这么预期的:等到报道出来半年一年之后,这种类似的深挖科技库,引入拳头产品的行为,会在买活军这里普及化,到时候再由中央官署出面进行梳理,形成一定的流程,当然了,最适合这种行动的就是广府道的其余州县。
可没想到的是什么?这个月的半年报送来,看看数字,看看简报中提到的新产业建设,谢双瑶发现自己还有点滞后了——葛布工艺的改进这个她是知道的,先放到一边,其余州县也早都盯上了新产业升级这个点,有些想做香云纱原料的供应商,有些则是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意图引入蒸汽机配套,有些要用新技术开发矿山……算算时间,早在报道出来之前,各地就大多都行动起来了!
原因是什么?是和金逢春之间的竞争!让这些兄弟州县的主官,先于中央注意到了敬州的改变,而且这些一样雄心勃勃的新官员,自发地开始学习金逢春,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没能打报告进入数据库去查找资料,但买地这里,市面上的新技术已经为数不少,他们从市面上挑选适合治地的技术,在开好驾马车的前提下,已经自发地开始初步工业化和产业升级了!
治理国家,没有一帆风顺的,意料之外的黑天鹅事件随时会来,但很偶尔,也会有这样意料之外的好事发生,谢双瑶处理过太多突发的变故,反思过太多隐患了,被PUA得惯了,一时间几乎无法相信,有一天会有这样的惊喜发生在自己身上。
虽然已经下令让情报局去查验这些半年报中的‘小卫星’,但还是忍不住要在半年会上开个这样的玩笑。直到各位大管家大吏目,纷纷地仔细阐述了新产业的立项思路,以及如今的发展情况,又如数家珍般地说起了教育、基建方面遇到的困难,取得成就背后的思路,她这才放下心来,接受了这个事实:偶尔也会有好事发生的!自己还是小看了天下英雄,尤其是小看了在买地教育了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他们要比父辈更加进取,思路更加开阔,施政手段甚至也更加老练……在为了治理和扩大政权,不断无奈妥协,标准一低再低的若干年后,谢双瑶惊喜地发现,这帮年轻人的表现比她预期的强出百倍,虽然历练时间尚短,但他们——遍布在朝堂和民间,在官署、田间、船上、工厂里的年轻人们,已经足以构成买活军的脊梁了!
“就是说,我们每一天都要活的充满希望。”
她高兴地对中央班子说,“真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好事发生了!看吧,不但羊城港的建设很顺利,广府道的发展也比我们预料得好得多。如果年轻人的素质都有这么好的话——”
“那么,我们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怎么定,怎么走,那真是要好好再商量一下了——原本怕步子太大,但现在——”
她的双眼闪闪发亮,“似乎,步子还可以迈得再大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