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来到封神的第164天(1 / 2)

清虚回到城主府中, 他穿过长廊,青色藤蔓缠绕着木架。

前面的台阶上,变大的玉麒麟懒洋洋地趴在上面, 玉麒麟旁边是少年寂寥的背影。

清虚脚步变慢, 中间顿了一下,而后轻着步子向少年走去。

他来到了少年的身后,也听到了少年的轻喃。

“我爹娘是不是不想要我了, 觉得我是个累赘?也是,人们都吃不饱又怎能养起一个孩子呢?”

有一个想法在黄天化心中, 但他谁也不敢说。

他见到殷商的百姓,亦见过西岐的百姓。可若没有韩师兄送来盛粮米斗,西岐百姓还能向现在一样安逸吗?

而殷商, 现在殷商百姓不但能吃得起饭,甚至一年的粮食可以让未来数年都饿不着了。

所以说, 西岐是错了, 阐教也是错了。而如今他明知是错, 却要睁只眼闭只眼。

同时,他又在想着,若是自己晚出生十几年是不是就不会被抛弃了?

黄天化落寞的模样映在清虚眼中, 少年弯下腰一把抱住了玉麒麟, 半晌未动,也不知是在想什么。

清虚突然叫了一声, “天化。”

黄天化瞬间抬起头看向清虚,脸上又是一副天真无忧的做派。

清虚走上前去摸着黄天化的头,目光复杂,他望向远方道:“想必你也知此城被困。你的两位师兄都去外面找帮手了,但师父见他们许久未归, 想必是出了什么事……”

清虚言至于此,黄天化马上明白了清虚的意思,他俯身拱手道:“师父放心,弟子会设法再出城寻来师叔师伯……”

清虚却摇了摇头,他看向黄天化道:“你不必再去他城寻找,你能想到的,殷商小王也能想到。其它城池估计都有人看守……”

清虚微顿,道:“你可先从殷商绕路,待飞出去后,你速去南极请来南极仙翁相助!”

黄天化领命,他正欲骑上玉麒麟想办法混出城外,清虚却握住了他的胳膊。

黄天化疑惑地看了过去,清虚却从袖中取出了几物递到了黄天化面前。

其一,是一枚像铁钉一样的东西。

黄天化接过,清虚道:“此物名为攒心钉,是一暗器,你且拿着,日后可保你性命。”

清虚又取出一把扇子道:“此扇名为五火七禽扇,由无数神鸟之羽所制,可掀起飓风,对抗金仙,祛病除灾,此物也交于你护身。”

最后,清虚从袖中取出一锦囊放到了黄天化的掌心里。

清虚一直俯视着锦囊上的金纹,他眸光深邃,语气不明道:“天化,我将锦囊交于你,若在殷商境内遇到了劫难或回来找不到师父,你就将此锦囊打开,里面所书可为你指路。”

黄天化用力点头,他将三物收好对清虚行大礼,而后骑上玉麒麟飞走。

清虚看向少年离开的方向,他在走廊下站了一个时辰,青色仙衣垂到地上,衣摆随风晃动。

在这一个时辰里,清虚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凡人当真是蝼蚁吗?

谁也没有将女娲随手甩出来的泥点当命,看作与自己平等,百万年来皆是这般。

唯一那一点泥点沾了仙气,有了仙运,才有了与神仙说话的资格。

清虚长叹了声,他不在乎,可有人在乎。

在乎之人在乎,在乎之人心痛了十几年,他的心也蚂蚁啃食了十几年,从一开始好好的一颗心到如今被啃穿,风一吹就发虚与痒痛难忍。

——

当年,西岐刚开始部署战事的时候,姜子牙就受贵族们建议去攻打殷商边界的一座信仰神灵的小城。

如今,两千人军队经过潜伏,再用上接引道人所给的法器,很快他们就将周围所有能传递消息的守卫给杀死了。

他们接管了城池,将领以剑指天对众城民道:“西岐侯爷乃天命之子尔等还不速速归降?”

或许是天感应到了,原本密集的乌云顿时散开,阳光普照大地,甚至在有阳光的情况下下起了丝丝小雨。

众人纷纷惊呼叩拜,皆说西岐天之所向。

众将领目标肯定不止于此,他们又选中附近几座信天命的城池攻打。

这些城池很是好打,城民对殷商接管的将领不服,整日使乱子,将士们早已被这些任弄得身心疲惫。

如今大军来临,城民更不会相助,他们也是轻轻松松又攻下了两城。

他们攻下城后又开始散播谣言,将一切天灾**嫁祸到帝辛身上。

因帝辛不敬神灵,才会有时不时的地震、冰灾等。

因为帝辛昏庸无道,听信谗言,才会杀死逼走敢于上谏的功臣,尽留下一群只会谄媚、阿谀奉承的贵族!

帝辛奢靡无度,喜欢饮酒,可全天下谁敢饮酒?大家得了粮食都宝贵地藏了起来,帝辛如此作风,为天下带来了不正之风。

好处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平日努力种田上工生活,从中获取好处的人自然是嗤之以鼻。

可平日因为好吃懒做,或者长久憋屈以致心理阴暗的人,他们才不管对错。他们坚定地将此事人认为是对的,甚至迷惑麻痹自己,让自己从内心相信这件事就是对的!

他们甚至还与那些瘦弱且不善言辞的人吵了起来。

“他们哪儿对我们好?在西岐明明什么都不用做就会有吃的,为什么在殷商还需要劳作?!”

“他们在骗你们!整个西岐都是暖和的,根本就不用生火!”

“他们只是说得好听,将贵族与平民一视同仁?怎么可能?明明前几日有贵族踩坏了我们家的田地,他们都没有赔!看看人家西岐,据说西伯侯爱民如子,他定将百姓看得比贵族还重!据闻,西伯侯因为一贵族辱骂了平民,甚至还将贵族当着所有人的面杖责,明明是西岐更好!”

“可是殷商已经尽其所能做得很好了……”可惜一些装聋的人没有听见。

谣言不知为何传播得很快,甚至也将西岐与殷商推到了风口浪尖。

殷商境内是如此,随着这阵谣言之风不断传播,西岐更是夸张。

一些本就迷糊的人更是分不清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