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祝桥梁(1 / 2)

在孙大庆的帮助下,养殖技术在东州府的民间传播得很顺利。也证实了果然是有需求就有市场。

百姓们学会了这养殖技术,以后哪怕自己走了,当地的百姓也能多一个营生。

养殖技术传播的同时,谢来也没忽视了农业。

毕竟农乃国本,也是百姓立身的根基。种地还是很重要的。除了教百姓肥田之外,谢来组织的那些种地的老农们也整理出了许多适合东州本地种田的好法子。

谢来将这些法子都收录在册,还给了他们试验田,让他们改进方法,验证这些种田的方法。

而且还在东州民间宣传,但凡是能献上种田良方的,都能得到奖励。或多或少,只看对增收效果的如何。

开始的是,老农们还担心自己不行,也怕官府要求高。

但是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后,大家才知道,原来自己平时种田中的一些经验,还真能用得上啊。

这种地又不是什么特别的技艺,不存在藏着掖着。

好些老农本就已经年纪大了,干不动农活了。如今又得了赚钱的法子了。让自家年轻人送自己去了县里,然后去县城新成立的农业社里面去售卖自己的经验。

这些人口述,有专门的小吏来记载。

县令们知道知府大人的喜好,自然对这事情十分的上心,但凡来献上良方的,都没让人白跑一趟。

如此收集了月余,谢来案头已经堆积如山了。

祝桥黑着脸,咬着牙,将这些东西让人搬走,然后去找人整理。

他忍不住问道,“大人,真有用吗?”

谢来道,“你可别看不起这些老农,干了几十年的老本行,就是再不聪明,也能知道一些寻常人不知道的事儿。何时播种,何时施肥,如何挖坑,那都是有讲究的。”

祝桥佩服道,“大人竟然如此懂得农事。”

谢来道,“这有什么。当年我母亲为了让我们兄弟几个成器,给我大哥出的难题就是如何增加亩产。我大哥也是找了一群老农指点,深耕细作,果然完成了任务。对我们而言,增加亩产只是一点数据,但是对百姓来说,那是实实在在的口粮。你日后若是当官也要记着,农家无小事。你若是能让治理下的百姓吃饱饭,百姓就要当你是好官。”

祝桥受教,默默的记住了。

整理这些资料也需要时间。

好在东州府好学问的人有限,但是读书人还真没那么缺少。至少能承担起东州府的运转。

谢来也给一些贫穷的读书人提供了工作机会。让他们半工半读。不会因为贫穷而断了读书的路。

抄录整理这些农家书,就是这其中一项工作。

这些读书人并不知道大人弄这些做什么,只是在日复一日的抄录中,脑子里也不由得记下了许多关于农事的知识。

他们此时还不知道这无形中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只知道这活能让给他们买得起书,交得起束脩。

这些关于种田的相关资料整理成册之后,谢来就给这本书取了个名字,叫做《东州农事学习手册》。

这手册还挺细致,以东州目前的主要农作物作为分类标准,然后写了如何选种,播种……等相关的知识。

这其中的知识都是找了农官去这些老农的家乡去打探过的,确保他们家平时种地确实比旁人家要好。

又请了经验丰富信得过的农官来选择一些比较通用的法子。

最后这些手册请人抄录了,以乡里为单位,每个乡里一本。让当地的里正负责给本村人讲解。

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各地乡里祠堂门口,经常有人在讲一些农业相关的知识。

许多年轻汉子还真是对这些一知半解的,只知道学别人种地。

听了讲解之后,醍醐灌顶。

“这种地原来这么讲究啊。”

“之前官府花银子,可就是为了做这个什么书册。都是给咱们农人做的。”

“信得过吗?”

“当然信得过,谢大人还能骗咱们?官府花银子从别人那儿买的法子呢。”

里正讲完之后,口干舌燥,“大人说了,要是大家信不过,我家先种一块试验田给大家看看的。就是以后你们要勤快点,种地的时候都来学学。”

有汉子道,“里正,要是你家田地种不好咋办?那不是亏了一季度的粮食吗?”

里正老头儿笑道,“大人可比你们心疼老汉,要是这一亩试验田亏了,补给咱。不过这种事儿不可能,农官经常要来看试验田的情况呢。”

又有村民问,“如今县里竟然如此花心思。”

里正道,“你道他们是为何如此重视,那当然是知府大人有奖赏了。若是真的增产了,那是要提拔县令大人的。”

“知府大人竟然对咱们农民的事儿这么上心啊,种地的事儿他也管。真是和咱爹娘一样了。”

大伙儿都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还真是父母官。

在忙碌的东州府,时间就过得特别快。

从开年风风火火搞建设,到年中管理农事,很快天气就开始转凉了。

谢来如今倒是不担心别的事儿,就是担心水坝,还有修路的事儿。

他知道,此地得留个信得过的人,日后要是自己真的走了,还有人来接收这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