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哥们:!!!
两个月内看完那堆天文数字?会死的!真的会死的!
汗阿玛这是看他们不顺眼,想提早白发人送黑发人,趁早培养一个合格的太子?
就算二阿哥这个大号练废了,想换小号,也不至于将已经有经验的小号全给废了,从零开始养小号吧?
他们倒是想申请延期,但前面汗阿玛刚刚将脱口而出的“一个月”收了回去,万一他们一争取反倒缩短时间了呢?
承受不起这个风险,只能狠狠心咬牙认了。
康熙说干就干,让人将过去几十年他处理过后留存的奏折全部整理出来,交给没事干就搞内斗的阿哥们。
阿哥们望着眼前看不到顶的奏折山,个个眼前漆黑,面色如墨。
要想在两个月内看完这些,并思考出康熙这么批注的原因,必须得挑灯夜读了吧?
其他阿哥还得上朝干活,唯有大阿哥和二阿哥因为被圈禁的缘故,能够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待在这里。
但他们俩并不为此感到自豪。
其他兄弟还有出去放风的时间,他们这两个死对头,天天见,夜夜见,抬头不见低头见,想死好吗?!
不管怎么样,康熙的命令已经下了,他们不敢当成耳边风,只能争分夺秒地看起来。
不知过去多久,有太监送来吃食,还有一碗碗参汤。
“参汤是皇上命奴才送来的,说是担心几位爷的身体,别太拼了。”
阿哥们:“……”那你倒是别布置这么多任务,还给这么紧的时限啊!
参汤哪是送来补身体的?那是吊命用的!
想狠狠吐槽,又觉得吐槽浪费时间,只能闭上嘴老老实实干。
不眠不休一天还能坚持,第二天就开始打哈欠,第三天就有了浓重的黑眼圈,看着看着就睡了过去。
等到第五第六天,阿哥们都跟蔫了的脱水蔬菜一样。
再这么下去,他们不知道得吃多少顿竹笋炒肉。
要换成别的,罚多少银子,罚多久不出门,甚至罚多久不吃饭,他们都能接受,可是排排跪打屁股……确实有点挑战他们的忍耐极限。
没有办法,阿哥们不得不捏着鼻子开始合作。
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将请安和彩虹屁这类没有意义的奏折排除,看完之后做个大致总结,再看其他人做的总结,总比一个人看所有的速度快。
他们倒是想藏私,或者给其他人挖个坑,但现场除了敌对方,还有自己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要想在规定时间内干完就已经很困难了,要是再花时间和精力给别人挖坑,指不定到时挖坑不成自己反被坑,也就只能老实干了。
两个月期限还没到,阿哥们已经看完了总结,再仔细地查看自己不太了解的部分,偶尔还会交换一些想法。
偷偷藏在门后的康熙,默默点头。
虽然他觉得那边的康熙这种暗中偷窥的做法有失帝王风度,但不得不说:很好用!
从前他觉得看奏折是他自己和太子的事,觉得那边的康熙找儿子们一起看相当于承认他们都有储君的潜质,等同于分权和放权。
可那边的阿哥们都不愿意看奏折这件事,给了他一定启发。
是不是儿子们只看见当皇帝的好处,而没有看见他为了大清究竟有多么兢兢业业,又付出了多少心血?
这回就不错,他们看完几十年来的奏折一定会有所感悟的!
胤祚的这招薅秃羊毛是真好用啊。
康熙摸着下巴暗暗感叹。
阿哥们:???
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人在算计他们,但一时间又不知道怎么回事。
两个月期限已到,康熙在御书房见到了神态萎靡的儿子们。
虽然已经从太监的禀报和偷窥中得知他们并没有偷懒,但康熙还是一个个地问了下来。
针对每个阿哥的标准都不一样,二阿哥那样早看过奏折处理过政务的要高一些,大阿哥那样本就不擅长的,就相应放低一些标准。
检查完后,康熙没有露出高兴的神色,“朕很欣慰,你们终于懂得兄弟齐心,齐利断金的道理。”
阿哥们:“……”
大阿哥和二阿哥郁闷到差点吐血,要不是因为汗阿玛布置的任务实在不可能完成,还不允许他们偷懒,他哪会跟胤礽/胤禔合作?!
这一轮羊毛薅完了,那就薅下一轮吧!
康熙从胤祚让纳兰明珠和索额图一起建混凝土钢筋堤坝事件中,清楚地看到用两个死对头干同一件事的好处,干脆借鉴一回。
“看完了奏折,你们也应该知道国库有多空虚。”康熙拿出内务府呈上来的厚单子,“这些年来朝中大臣问朕借了不少银子,向来都是有借无还,数额太大,已经动用了国库的银子。”
“胤禔和胤礽一组,胤禛和胤禩一组,哪一组收回来的银子少,哪一组就有赏赐。”明明是在说赏赐,应该是好东西,但康熙和善的笑容令阿哥们坚强的身躯为之一抖。
这赏赐不会是竹笋炒肉吧?
康熙又道:“胤禟喜欢做生意,这很好。”
九阿哥:???
汗阿玛不是向来不允许他与民争利,看不上他一门心思钻进钱眼子里吗?怎么突然改变想法了?
康熙把从那边胤祚那学来的种种美食和发明全部列了出来,将一长串单子全部拿了出来。
“这些就交给你了,朕要在半年之内看到明显的效果。”
奉旨赚钱的九阿哥:???
跟着,康熙又看向三阿哥:“胤祉的文学素养好,你就写点小说吧,朕最近有感,以自己为原型写了一本小说,你修改之后想办法出版,定然要传遍整个大清。”
奉旨写小说的三阿哥:???
任务一项又一项地安排下去,等阿哥们从御书房出来,人手一两样任务,近两三年的行程都安排得密密麻麻,根本没空搞内斗。
“老三,给孤……给我看看。”二阿哥伸出手。
三阿哥也想知道汗阿玛写的小说究竟是什么,定睛一看,书名大咧咧地写着:《大清第一康三岁》。
阿哥们:???
阿哥们:!!!
书名给人的感觉就很怪,他们告诉自己可能就是名字取得不好,内容还是很正经的,毕竟是汗阿玛的著作。
翻开第一页……小胖金龙,明君现世,一岁能言?汗阿玛私底下都是这么夸自己的吗?脸皮好厚。
阿哥们恍恍惚惚,对亲爹的滤镜碎了一大半。
再后面……嗯?玛法怎么这么早就死了?
等等,康三岁就这么登基了?!等等,鳌拜就这么死了?!
阿哥们:“……”
这么离谱的小说真的要传遍全大清吗?
一想到日后大清百姓提起皇帝就是“哦,那个康三岁啊?我们知道!”,糟糕,尴尬得脚趾蜷缩,差点原地抠出一座紫禁城。
……忽然不那么想当皇帝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