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头包含了多少私心,也只有那群人自己知道了。
“言之有物的批评当然可以,但他们只是因为你销量好才批评你罢了。”徐慎冷声。
他直说了,这书要是销量差,根本没人会在意。
“他们到底说了什么呀?”舒然被勾起了淡淡的好奇。
“你别关注,”徐慎伸手一拉,将媳妇儿抱腿上,摸摸那张迷倒万千书迷朋友的俊脸:“继续做你的事情,管他们怎么个说。”
“好,那你也不许关注了。”舒然抚抚掌下的心口:“消消气儿。”
“嗯。”徐慎也亲他一下作为回应,完了俩人对视,停顿了两秒钟又默契地贴在一起,一不小心发展成几分钟的长吻。
舒然那安抚的动作也蓦地变了味儿,纯纯已经变成了占便宜,不得不说,找个身材好的男朋友很重要,手感真不是一般的好。
结束后,俩人嘴唇是分开了,眼神还黏糊在一起。
在徐慎的注视下,舒然久久没合上嘴巴,舌尖调皮张扬。
要不是还要出门工作,徐慎就亲死他,让他再也不敢这么狂。
“我去厂里了。”徐慎抓了他一把。
“早点回家。”等徐慎站起来,舒然也抓了人家一把,较劲儿似的比谁力气大。
做的时候没感觉,等徐慎走了,舒然搓搓脸,离谱,他俩的告别方式好离谱!
徐慎前脚走,舒然的设计也做不下去了,出去买份报纸看自己的热闹。
担心上街会被认出身份,舒然戴了一顶帽子,买了报纸立刻回家看。
他就发现骂自己的笔锋还真挺犀利的,怪不得徐慎那么生气,他自己倒是还好,深知不符合时代气质的东西横空出世,肯定会招骂。
而且有一点人家其实骂对了,如果他不是帅而自知,肯定不会刊登这张照片。
看完了。
舒然把报纸扔到一边,娱乐时间结束,苦逼的创业人继续劳作。
上次想到哪儿了来着?
脑子一片空白……
舒然好想把徐慎抓回来做策划,自己去一线冲锋。
搞品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舒然前面想了几个日夜,拟定了一个概念,所谓奢侈品,即好的,贵的,非必须的,牢牢记住这三要素,其次,视觉感、个性化、专一性、距离感。
做到以上,鸭子……啊呸,品牌就可以立起来。
从市场角度出发,做女装肯定更好,但是……舒然很想做男装,想让徐慎穿自家的高定拍大片……
这么好的身材不利用真的太浪费了!
但是男性奢侈品市场这块非常难做,舒然将做大的念头先掐掉,可以做小部分,占比分低一点,或者直接就是专供,打造最神秘男装的概念……过过瘾。
女装奢侈品在舒然脑海里有成熟的形象,有很多已有的模式可以参考,很省力气了。
第二天,批评舒然的文章和同心制衣厂招聘服装设计师的招聘信息,同时出现在一份报纸上。
书迷们正义愤填膺呢,凭什么他们喜欢的作家要被上报批评,结果伤心没两天,看见舒然这个企业家正在努力搞事业,不知为什么气就消了。
哎,兼职写个书而已,作家自己都不在意,他们也跟着大气一点儿。
当天写批评文章的作者:“……”
不得不怀疑舒然是不是故意的,是在讽刺他们吗?
那真不是,舒然根本不知道六号还有批评自己的文章,他只是按计划行事,以后自己没有太多的精力管外销设计这一块,于是想招聘几个有灵气的设计师。
闭门造车要不得,还是要跟专业的人保持沟通交流。
不过他也确实烦那些批评,想了想就打了一个电话给吴社长,宣布将《迷失纪元》的稿酬捐出去办学校。
百废待兴的八十年代,孩子们非常需要学校,舒然写作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捐出去就捐出去。
吴社长惊讶得好几秒没说话,半晌才问:“你确定?”
“是的。”舒然语气坚定:“我的文字可能没有那么具有文学性,但我的心一定向着人民群众。”
“你……要不再考虑一下?”吴社长咽了下口水:“这本肯定会卖得很好,特别好,舒然,你知道你的稿酬能有多少吗?”
“管它多少,”舒然爽朗地笑了起来说:“我不差钱,捐吧,找个靠谱的团队去落实。”
隔着电话,吴社长默然了半晌,也笑了一声:“嗐,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给你落实!”
这么大的一件事情,值得发一篇报!
上边还收录了舒然的那句,心一定向着人民群众的表态。
不是喊口号,他真的拿出了数目不少的真金白银为人民群众做事。
效果那叫一个立竿见影,从这天开始,各刊各报再也没有批评的声音,因为批评了这本书就等于跟人民群众作对,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批评舒然的作家:他太狗了!鄙视!
书迷朋友们:啊啊,他好潇洒!爱了!
人民群众:这位作家很大方啊,人真好!
徐慎头天晚上知道的消息,虽然很心疼舒然付出这么多心血,最后自己却没拿到半毛钱稿酬,但自此之后那些烦人的声音通通不见了,他也挺解气的。
想象一下那些人看到消息的表情,徐慎能乐得多吃下两碗米饭。
“没事儿,”徐慎放下报纸跟舒然说:“我努力工作赚钱,以后你想捐多少就捐多少。”
不是他说,他媳妇儿的风骨无可指摘,是个脚踏实地做实事的人,拿放大镜都找不到缺点好吗?
舒然还以为徐慎会心疼呢,感叹:“你是真不心疼钱啊。”
他俩之间徐慎绝对是那个花钱最大手大脚的。
“谁说的,还是有点儿心疼的,”徐慎笑了起来,老实交代:“不过你都说了,为人民群众,我虽然没有你的发心,但肯定支持你。”
徐慎承认,自己只关心想关心的人,从没想过要为人民群众做点儿什么,那不关他的事儿。
可是舒然这么想,他也不反对,还挺佩服的,那是自己没有的积极精神。
这就是他跟舒然本质上的不同,一个独善其身,甚至相信人性本恶,对什么都只有三分真;一个永远炽热,天真勇敢,徐慎真心觉得,舒然的存在对这个世界而言就是一种美好。
“别担心,”舒然说:“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是稿酬,以后会有更大的价值,给我赚更多的钱。”
徐慎笑起来:“你这样我连安慰你的机会都没有。”
“那就不用安慰。”舒然朝他抛了一个媚眼儿。
畅销书作家豪捐稿酬这事儿,在作家圈子里沸沸汤汤,南市文化局都惊动了,为人民服务这是好事儿,文化局那不得表彰一个。
徐慎一清早接到文化局打来的电话,转告舒然让去局里领表彰,接受表扬采访。
舒然对徐慎苦笑:“我讨厌应酬啊,早知道就不捐了。”
他皱巴巴的脸蛋逗得徐慎直笑,这种应酬有什么好讨厌的,做了好事儿就是要通报出去,徐慎巴不得舒然一天参加八个表彰会。
“去,快把自己捯饬俊点儿,我送你去。”徐慎催促。
“捯饬不捯饬都俊。”舒然没有心思捯饬,想直接穿身上这套家居服出门。
徐慎不肯:“我昨天带回来的新款,穿上。”他自己直接去拿,然后将舒然利索地扒了,穿上新的。
“看来你是一心想着表彰啊。”舒然声音拖得老长。
徐慎看着他的脸,感觉他话里有话,于是挑眉:“嗯?你想说什么?”
舒然说:“给我换衣服的过程中,你竟然目不斜视,一秒都不耽搁,也没有占便宜,啧啧,这不是你平时的作风!”
“谢谢你提醒我,”徐慎笑起来,摁住自投罗网的媳妇儿,把该占的便宜给占一遍,才说:“对我的手法满意吗?舒然同志。”
舒然气得说:“我比较喜欢你的嘴。”
“晚上给你,”徐慎站起来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道貌岸然,睨着表彰会的主角:“走吧。”
二人春风得意地出了门,舒然以为徐慎送自己到文化局就走,没想到他说:“应该要不了很久,我在旁边看着。”
“那我该怎么介绍你?”舒然准备开门下车。
被徐慎叫住:“拿着你的书,我带了十套,给人送一下。”又说:“合伙人呗,咱俩都上过报了。”
“你还带了书……”舒然想想也是,人情世故该如此,还是徐慎周到,他取出随身带的钢笔:“那我赶紧签个名。”
徐慎看着他签名,眼神柔和:“当初给你买钢笔,你还说用不着。”
“那谁能想到呢。”舒然感触良多。
只能说世事无常,签完名他就自己抱着这些书下去了,徐慎倒是想帮忙,但不适合。
文化局的同志们收到舒然的签名书,果然很开心,对他们也很热情,见了面就一通夸。
“咱们南市的畅销书作家捐稿酬这事儿,都报到京城去了,好样儿的!”有人说。
“舒然小同志,给县里争光了,年轻一代需要更多你这样的表率!”
其中一人不停地拍舒然肩膀,看得徐慎都心疼了,想说叔轻点儿拍,不是您养的您不心疼。
“应该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舒然和各位挨个握手,笑容满面,哔哔:“真没想到局里还给我争取个表彰,等会儿通报出去,该又挨骂了。”
这波卖惨炉火纯青……
徐慎在旁边低着头笑,为了不暴露自己是个看热闹的闲人,他拿起一本刊物挡住脸,假装在看。
“不会的,”局里给舒然颁奖的同志说:“给你争取表彰的意义就是给众人做表率,有谁敢骂你这个表率?”
反正在南市应该是没有的,这类言论肯定不给发。
“你可以放心了,”舒然的肩膀再次被拍:“回头京里那边肯定也会通报表扬,不会再有人指名道姓地批评你。”
这件事围观下来,文化局的大伙儿其实觉得人家这小作家挺冤枉,登个照片真的不算什么,古往今来很多作家都这样干过。
只是这位长得太出色了点儿,书迷们反应也太狂热了点儿,一时间大家对作家的相貌产生了多度关注,比来比去难免会让有些人不快。
所以才会有作家在报上对人民群众喊话:“少关注作家的脸,多关注文学作品本身。”
就脸的问题被前辈们安慰,舒然一脸豁达:“这个其实我真不是那么介意。”
大家看着他。
舒然摸摸自己的脸:“批评的言辞越犀利,说明大家越认可我的脸。”
是好事啊。
徐慎把脸躲在刊物后面,笑得险些从椅子上摔下来……怎么感觉他媳妇儿的脸皮,越来越刀枪不入。
舒然太看得开,搞得大家没机会安慰他,发了表彰录了采访,就让他回家了。
还让他有空多来文化局走走,倒也不是因为他书写得多好,就算拿掉会写书这一项,大家还是很喜欢他。
无论是40年前还是40年后,长辈喜欢的类型就是这么单一,学霸,长相端正,为人处事。
表彰是个大红证书,内容写着某某因某事被表彰,盖个文化局的印,朴素的样子很有时代感。
回到家,徐慎将证书拿了过去,看好几遍笑着说:“这字儿没你的好看,不过也不错了。”
舒然白他一眼:“又不是书法比赛,这是荣誉。”
“嗯,拿真金白银换来的荣誉,”徐慎合上证书,帮媳妇儿仔细放起来:“回头进了京里,我们去京里的文化局也转转?”
“咋地?”舒然好笑:“你还想让人家也给我颁个奖啊?”
“钱都花出去了,那不得颁一个?”徐慎笑着说,都这个点了,他也不去厂里了,今天给自己放半天假陪媳妇儿。
“要去你去,”舒然说:“我没这个脸。”
徐慎笑笑,没说话。
其实这事儿还真不是他脸大,到街上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他媳妇儿这书销量奇高,最后肯定能赚不少钱,全都拿去建学校呢,这在整个文化圈里都是大事儿。
像这种积极向上的例子,一天表扬三遍都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