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1 / 2)

朱允炆听到这里,心中又开始发颤,生怕自己的这点改动,再次戳了老朱的心肝。

然而老朱呵呵笑一声,竟然没有动怒,只是平静道: “嗯,咱知道,宽省刑狱,好名声嘛。咱也不是不能用。之前发明的那西天取经之路,不就是一种宽省刑狱吗?咱看,那效果好得很。"“以后咱也不一定要搞那复杂的刑罚方式。

只要不是特别犯死罪的,先统统流放,把他们流放到那遥远的莽荒之地,让他们先在当地工作,至于二审、复审,先等他们工作个几年,再说吧!

这便是劳动改造的意味吧。咱们大明没有了百万公务员,可咱们大明,也有咱们自己的特色!"

大家: "……"

流放的过程中也不知道多少人死了。这实乃老朱特色的宽省刑狱啊!

不过他们也琢磨了起来,如果这样的话……流放距离也是可以根据他们的罪行分远近的;这该罚的罪犯罚了,百姓所要承受的劳役,应该就少了...

是啊,劳动还能创造货币。把他们关在那里,却只能给他们白白喂饭——

【通政司,增设左、右拾遗各一人,左、右补缺各一人。中书舍人归入翰林院。翰林院增设正三品的主官——翰林院承旨。 (原本最高为正五品)。

在近些年的研究里,不少学者认为,明代内阁制度的雏形和起源并不是朱棣开启的。

而将朱允炆的辅政模式定义为“标志着翰林儒臣辅政制度的基本确立”,是朱元璋晚年的辅政模式的延续、朱棣内阁制度的先导。

UP在读完一系列的论文后,也更倾向于这个说法。同时也更赞同里面较为激烈的观点。

即:建文帝在改造通政司、翰林院的过程里,试图绕过朱元璋不立宰相的祖制,创造新的如“宰相”一般的,二级决策机构。】

朱允炆: "……"

朱允炆打了个狠狠的寒颤。

他没有忘记,前面老朱骂了多少次宰相制度。他这时候也惊诧了起来。

原来,未来的我,这么勇的吗?

朱棣这时候忙道:“原来如此啊,原来如此!原来我是殚精竭虑把他建好的宰相制度又给拆回去了!"

他连忙

对爹说:

"爹,我之所以没有完全拆掉,可能是我想用一种和缓的制度去安抚朝臣。毕竟爹,你是知道的,东西给出去了,想要再收回来,是很难的。"

朱允炆: "……'

要不是你把大明江山重新打了一遍。我就相信你了。不愧是你,明茶祖。

【我们先从通政司说起吧。通政司,它较为出名的一项功能是对标如今的“□局”。】

朱元璋听到这里,一扬眉: “看来咱这个制度,很厉害。六百年后还在用。”

【很早以前,我国就有类似这样下情上达的制度,比如汉代的“周鼓上言变事”,西晋的“登闻鼓”,杨广的“谒者台”,武则天的(guǐ)使院。

宋代吸收了隋唐的制度,趋向于完善,其“登闻鼓院”是第一个正式受理百姓□的机构部门。可是元朝很特别,它的中书省有别于以往所有政权,奏折是中书省“处理”后,才呈奏。只有枢密院、御史台等个别机构可以和皇帝直接对接。

无疑,元代所有的□□,都将会被截留在中书省这一道环节。皇帝很难体察下情。

朱元璋极为重视百姓的声音,这是他的经历所致的,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一个乞丐是怎么当上皇帝。

早在至正24年,他就说过: "治国之道,必先通言路。夫言,犹水也,欲其长流,水塞则众流障遏,言塞则上下壅蔽。”】

老朱品鉴了一番自己的话。今天也是被自己帅到的一天。

他再度锐评自己的锐评: “唐太宗虽颇有眼界的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他又如何能做到,像咱一样天天触摸水呢?"

【大明建国不久,皇权和相权的争夺就已经开始了。

洪武3年3月,朱元璋设立察言司,受四方章奏——这是通政司的雏形,意在剥夺中书省对奏疏的绝对控制力。

这个改革在7月终止,察言司只活了4个月就寄了。

12月,朱元璋看了一个儒士严礼的奏疏后,和左右侍臣讨论起元代的得失,言辞再次剑指中书省:

"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今创业之初,正当使下情通达于上,而犹欲效之,

可乎?"

洪武10年6月,他再次强调"广言路,求直言”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朕前”。

这实在太疯狂了!是历朝历代所未有之规定!

即便以往曾经有小民可以向上诉冤情,中间不可避免的有多道手续要过,有多个人要看。可朱元璋竟不想要官员参与,奏疏封好,你们当个快递员,我老朱全权负责拆阅!

什么概念呢?

据吴晗教授统计,洪武16年9月14日到21日,8天里一共有1666个奏疏,3391件事,平均每天要

处理423.8件。

朱元璋这种精MAX可以搞,他一生要强,凡小事、必以闻的儿子朱棣算是圆满复刻。后面的皇帝基本上都不太ok。实在是能力跟不上,内阁的出现也就自然而然了。】

子承父志的朱棣骄傲了吗?

他当然很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