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1 / 2)

蹲守在直播间的观众们一时茫然,还是在余曜又走出十余步,抬头望了眼峰顶,摄像头随之从下往上看时才恍然大悟。

【摄像头竟然是余的视角】

大家伙一下激动起来。

他们在之前几天几夜的直播里看惯了无人机的视角,说实话,新鲜感没了不说,打心底里抓耳挠腮地觉得摄像头不够清楚。

倒不是说画质不够。

大多数人观看直播都是通过手机。

几英寸的屏幕画幅实在有限,高空拍摄的镜头又太远,很多细节都会被吞没掉。

就拿梅斯纳尔横切来说,不少人都是事后在网络上流传的其他人拍摄视角里才发觉到——

原来这道在高空里看上去只是有些长的狭长山脊,从运动员自己的眼里来看,居然漫长到如此可怕。

白茫茫,陡峭悬空,一眼望不到头,仿佛架设在白色地狱上的夺命天梯。

【原来我们看到的都是削弱版的k2,真想知道在余的眼里,死亡峰是不是比我们看到的可怕百倍千倍】

这是一位网友在戴维主页上的留言。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这条留言在短短两天之内就收获了数以万计次点赞。

时刻监控网络舆论的戴维自然也有注意到。

他去询问过卢卡斯,只会摄影对机器不算灵通的卢卡斯对此只有摇头。

还是余曜自己提出了最佳解,那就是使用翼装飞行的头盔配置。

一般情况下,翼装飞行者会配备两个摄像头,一个在头顶一个在胸口,用以记录保存影像,完善事后的技术分析。

而安装在头顶上,如同一颗正在萌发的小芽的那个,刚刚好就能实现他们的需要。

余曜还特别拜托了祁望霄,将用来显示飞行高度和角度的小屏幕内容改装成了海拔和实时速度。

事实证明,效果很不错。

余曜看不见观众们的屏幕,但余光向护目镜右下角一扫,就瞥见了不断攀升的海拔数据。

数据的初始基数大得惊人,还在一刻不停地上升。

5000m……5200m……5600m……

余曜在不断增长的可怕数据里一步步地向着更高处走去。

一个人,并且没有携带氧气瓶。

这无疑是疯狂又可怕的举动。

不仅要直面没有氧气没有退路的艰险,还要忍受一个人的无依无靠。

但运动本来就该是件孤独的事情。

冬季死亡峰的山巅也只有最无畏的挑战者才能领略风光。

余曜一次也没有回头,在厚厚的雪地里步履匆匆。

他只携带了很少的食物和水。

所以必须尽可能快得先赶到四号营地,再起个大早,从死亡区的边缘向着这片生命禁区发起最后的冲锋。

【看样子余打算靠自己上山】

【可我

看网络上,其他人的速降滑雪都是从直升机直接空降山顶,那样不是能节省更多的体力吗】

【对啊对啊,他不是已经探过路了】

没有实战经验的网友们纷纷提出质疑,但也有资深登山客如卡罗尔,混在弹幕里替少年解释。

【如果是其他雪坡或许可以,但这是乔戈里峰,余因为天气的缘故延误计划,最近又落了几场雪,他大概是想亲身丈量一下路线的新情况】

【啊这,那如果在他登顶的过程中又下雪了呢,岂不是前功尽弃】

有火眼金睛的网友直击痛点。

卡罗尔顿了顿,无奈地敲打评论。

【那就没办法了,上帝要下雪,谁能拦得住】

这本来也是大自然考验的一环。

仿佛意识到他们从未想象过的残酷,直播间的弹幕猛然静了一下。

好半天,才有人幽幽道,【突然感觉到了人类的渺小】

几天几夜的辛苦探险,赔上了三位队友才勉强探明了的路线,只需要几场随心所欲的大雪,就需要重新耗费生命探明。

再联想到不久前的巨浪,很多人油然而生出一种怅然若失的迷惘。

人类一直自诩自己已经征服地球。

可他们真正能够居住的土地面积,只占了陆地面积的不到16%,而所有的陆地面积加起来,也不过只有地球面积的29.2%。

有很多地方都人烟罕至,甚至拒绝人类的拜访。

乔戈里峰不过是其中的一处。

如果不是有了死亡峰的名气,大约很难为人所知。

太多的人被束缚于人为构建的社会体系,整日汲汲营营,只为榨干自己的生命、时间和健康换取人为规定的所谓成功代表物,从金钱车房,到名气声望,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心神分给那些自认为没用的人事物。

所以也就不可能知道,在他们脚下的土地大海上下,有多少类似k2这样,风光无限,震撼壮观的自然绝境。

同时也早早就忘记了,除去生理性的,因为疾病伤口造成的苦痛,其他所有世俗意义上的痛苦都是自己给自己铸造的枷锁。

复杂纷扰的思绪翻涌在很多人的心底让他们沉默反思。

【至少我们还有余】

安静很久的弹幕上突然冒出了这么一行,一下将很多人从惆怅的思绪中抽离出来。

是的,人群中还有余曜这样的人存在。

他们不慕荣利,他们不计得失,他们拼着一条性命去探访大自然的禁地,弥补人类的认知。

【如果说竞技运动员参加比赛代表的是自己的祖国,那么极限运动员就是代表全体人类站到大自然的对立面】

意识到这一点,网友们再看向无人机镜头分屏幕里那个正在一步一个脚印,携带摄像头为全球揭开k2峰神秘面纱的少年背影时,心底的喜爱之情就如滔滔不绝的江水,再也控制不住。

【希望余能够平安归来】

【一定要完成你的新打卡目标,余,冲鸭】()

【不知道为什么已经开始感动起来,敢于出发就是胜利,我会一直蹲直播支持你,余】

?本作者曲临青提醒您《我靠极限运动封神》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

花式祝福语再次刷满屏幕。

班开元还没有来得及解说,就发现观众们已经完成了一整个闭环的感动脑补。

不过说的也没错。

余曜本来就是冲击人类极限的先锋。

班开元清了清嗓子,才打开麦克风的开关,“今天是20XX年1月3日,相信很多观众们已经重返工作岗位,小余也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出发,他计划从这座凝聚了全世界目光的梦想之峰一跃滑下。但在此之前,他需要先登上顶峰……”

只听到了重返工作岗位几个字的观众们:……

一腔感动瞬间在上班面前都化为了乌有。

【好家伙,小鱼努力几个月,解说员开口两秒,我的感动啪叽一下就没了】

【社畜流泪,不要揭穿我上班摸鱼的事实】

【没事,假装自己没上班假装自己正在家里看小鱼直播(安详躺平)(闭眼)(发现老板)(垂死惊坐)(尖叫)(变身奋斗批)(余光瞥)(发现老板走远)(继续躺平)】

有了这些调侃,刚要沉郁的直播间氛围陡然轻松。

班开元也没想到自己一句大实话就让气氛再度活跃起来,虽然被吐槽,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生活够苦,天气够冷,

光是上山就需要至少两天,他可不想跟观众们一起哭唧唧地目送小余。

那样就不衬他了。

在班开元心里,余曜就该如他的名字那样,寓意着明亮和照耀,有太阳在的地方,就应该天天都有灿烂日光。

被打断之后的直播间也确实如班开元所想的那样,很快就进入到了直播状态。

这大约是第一次有人用第一视角直播乔戈里峰。

视线落在屏幕上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摒住呼吸。

镜头所及之处。

每一条冰缝,每一道岩隙,每一座冰塔,脱离了无人机高高在上的视角,都新颖可怕到让人窒息。

观众们看得啧啧称奇,不住倒抽口气。

【我天,这么深的冰缝,要是掉进去就一定爬不起来了吧】

【这叫岩隙?缝隙不应该是很小的东西吗,这种用力都跨不过去,需要用梯子才能通过的,也能叫岩隙?】

【好大的冰山,啊不,冰塔,和我在h市冰雪大世界看的一模一样,比那个还大,就是挂在这么陡的山崖上实在让人害怕,总感觉下一秒就要滑下来砸我头上】

新奇的视觉体验带来了雀跃心情。

很多人代入自己,兴奋得就像是正在逛游乐园的小朋友。

他们没有缺氧的危机,更没有严寒的威逼,自然就把心情都放在观赏雪山风景上。

大家的注意点各不相同。

有人注意到冰雪

() 锐利璀璨如钻石的反光,也有人注意到远处云雾缭绕的重重群山,还有人把心思都放在一步一塌陷的松软积雪上,脑补自己踩进去时的特殊脚感。

最兴奋的还是来自亚热带和热带的网友。

有定居当地的华裔用上了华国名著里的原句。

【冰天雪地,琉璃世界,大约就是这样的吧】

雪山独有的寥落苍茫感笼罩在每一个观看直播的人的脑海之上。

但最能体会到的还是余曜本人。

只不过他现在并没有很多心情感慨。

行走在零下二十八度的冰雪之中,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更何况他为了能够轻便出行,只在特制的滑雪防寒服里穿了一件贴身的薄衫。

再高科技的防寒服也抵不过完全的风雪。

冷,真的很冷。

余曜每分每秒都在克制着发抖和蜷缩的本能。

唯一的办法是一刻不停地走下去,刺激着周身血流汹涌流动,制造出更多的保命热量。

只有运动才能让身体温暖。

一旦停下,热量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失。

这也是华国东北的冬季夜里,为什么总有人喝醉倒下后就再也没能起来的根本原因。

但一直走动真的很累。

尤其是在高海拔缺氧的地段。

少年被防风面罩遮挡住的脸庞发白,只能尽可能地维持着稳定的速度,降低自己的心跳,减缓氧气和体能的消耗。

直播间主屏幕的收音是通过头盔里的耳机。

正常音量只能听见雪山上一声接一声的呼啸风声。

只有少数细心的观众刻意将音量调到最大,才从尖锐的哨声里分辨出了少年竭力维持,却还是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

【余似乎很累】

【他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了!】

伴随着零星的担忧评论,余曜踩着硬碎的冰雪,在高大洁白的山体上,如一只渺小的蝼蚁逐步前行,慢慢登上坡度越来越大的山峰线路。

从无人机高远的视角来看很慢。

可事实上,早就将路线铭记在心的少年轻车熟路,精准地选择了最便捷快速的攀登途经。

他的攀登速度远超第一次。

即使随着海拔的上升,路线难度越来越大,也丝毫没有退却。

波兰人路线。

梅斯纳尔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