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 入夏炙热第十步(1 / 2)

第五十章

7月一到,夏日炎炎,日本祭典的宣传铺天盖地。

大大小小的节日接踵而至,看得年轻的一年级学生们眼花缭乱,在此期间咒术师们不得不承担部分警署的职责,祓除咒灵,确保节日期间的民众安全。

夜蛾正道在黑板上贴了一张节日目录,详细介绍每个节日的注意事项。

夏油杰做笔记。

麻生秋也一边查手机一边在手机备忘录里记录一遍。

五条悟把圆珠笔横放在鼻子下,头靠后仰起,保持平衡,课桌下的双腿翘着二郎腿,完全不用夜蛾教导,对偏门的节日流程反倒是熟悉。

家入硝子嘴角挂着淡笑,继续玩手机,完全不会有出外勤的任务。

“7月1日~7月15日是福冈县的博多‘祇园山笠祭’。”

“7月14日是和歌山县的‘那智火祭’,日本二大火节之一。”

“7月18日是本月的第二个周一,国家规定的海洋日。”

“7月16日~7月29日是京都的‘祇园祭’,日本二大祭之一。”

“7月22日~7月24日是爱媛县的‘和灵大祭’。”

“7月24日~7月25日是大阪的‘天神祭’,日本二大祭之一。”

“7月下旬~8月上旬是广岛县的‘宫岛管弦祭’,日本二大船祭神仪式之一。”

“7月30日是东京的隅田川花火大会,周六将举办最大规模的花火大会……”

他们不看不知道,7月份的节日多得吓人。

夏油杰奋笔疾书的时候,麻生秋也举手:“夜蛾老师,有遗漏7月7日的七夕节吗?”

麻生秋也查过了,日本也有七夕节,但不是情人节的类型。

夜蛾正道说道:“这个节日不限定地区,一般不会造成混乱,也不会有官方的人和神道的人下达任务委托,我已经为你们剔除了一些不必关心的节日。”

麻生秋也咂舌,天天祈愿神灵,也没看见咒灵减少半分。

各种神道节日不算,海洋节绝对能帮助“四大天灾”之一象征海洋的陀艮诞生。

过了半响,五条悟吹飞圆珠笔,后知后觉地举起手:“夜蛾,老子请两天假,7月17日要回京都一趟,7月30日被平家的老橘子邀请去严岛神社。”

“这样啊,也没有办法了。”夜蛾正道翻着厚厚一沓的任务清单,考虑7月17日五条回家有事,“我给你批两天假,但是‘宫岛管弦祭’交给你一人怎么样?”

“宫岛管弦祭”就是严岛神社举办的祭典,地点在广岛县廿日市。节日起源于平安时代的武将平清盛,以听管弦乐曲为主,享受旋律之美,从古自今是京都贵族们喜欢参与的活动,古老的五条家与世俗界的平家多少有一些交情。

五条悟答道:“可以,估计也轮不到老子出手。”

麻生秋也默默记下五条悟要参与的节日,查询手机:

【7月17日是什么节日?】

五条悟用“六眼”窥见手机,兴奋地泄漏请假原因:“那天是京都‘祇园祭’最热闹的时候,二十辆花车在主干道上游行,京都的小吃摊贩全部会出现!老子小时候最爱这一天,诅咒师也没有办法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找到老子!”

麻生秋也:“……”

夜蛾正道:“……”

夏油杰恨不得把五条拖入加班的深渊:“老师,他请假是为了玩。”

夜蛾正道大声地点名:“五条!”

五条悟没力气:“到。”

夜蛾正道严厉地批评:“你的同学们在辛苦的时候,你怎么能去贪图享受?”

五条悟趴到课桌上,嘟囔一声:“硝子不也一样在划水。”

家入硝子立刻放下手机,大吹特吹:“别牵连到我,我也很羡慕你们一个月能过这么多节日,全日本的节日安全就交给你们了,我厉害的男同学们。”

麻生秋也说道:“我不厉害,我申请当夜蛾老师的腿部挂件。”

夜蛾正道轻咳,不适应这种抱大腿的行为,教训学生:“我会带你出任务,这样的话少说,你要尽快变强。”

在夜蛾正道的“劝说”下,五条悟放弃回京都放假一天的想法。

不过作为补偿,夜蛾正道给五条悟、夏油杰、麻生秋也安排了7月17日在京都祓除咒灵的任务,让他们有机会看到京都最热闹的一天。

二人下课后,接下来便是加班地狱了。

咒术师们坐车坐到晕眩,过节过到吐,咒灵不停滋生,数量多得像老鼠在打窝。

麻生秋也发现自己第一次体会《咒术回战》有名的“苦夏”,整个人的胃口直线下降。他想到自己靠体术祓除咒灵、不用吞咒灵玉都这样的应激反应了,隔壁的隔壁的夏油杰岂不是要发疯?

这才十五岁啊!

咒术界压榨人才要有一个底线!

麻生秋也能做的事情不多,尽量不让夏油杰返校后陷入一个人的状态。

他有时拉着家入硝子,有时拉着五条悟,用同学之情缓解夏油杰的苦涩,自己在宿舍的书架上不知不觉多出几本心理辅导类的书籍,有空就恶补一下。

五条悟觉得夏油杰没有那么脆弱,小橘子大惊小怪了。

麻生秋也不用跟DK悟讲大道理,承诺只要五条陪夏油,自己去外地就带特产。

五条悟为了特产就愉快的达成交易了。

“老子等你带特产,要买一些好吃、好玩的东西。”

“这个月不许惹夏油生气,听见了吗?”

“听见啦!”

“我给你排队买了最新的游戏卡带,柜子里的零食也补充齐全了,你带夏油一起玩,游戏期间吵架没有关系,多吃点东西,不要让夏油的体格瘦下去。”

“……小橘子身兼多职,收了怪刘海家的好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