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1 / 2)

嫁高门 苏幕幕 10957 字 4个月前

到了楼下,陆璘又往楼上看一眼,这才出门去。

心里确定自己在这儿L毫无意义,但他还是留到了傍晚,在土地庙里裹了片草席勉强眯了会儿L,到李由送来消息,得知她果然完全退烧了,才与长喜一同骑马回去。

这一趟,明明见到的是好消息,却又高兴不起来。

患难见真情,她和上官显会出现真情吗?如果她确定与上官显情投意合,决定结成良缘,他又该如何?

若他还要去纠缠,是不是太过分了呢?真是那样的话,他是不是就该放手了?

这些思绪,让他心烦意乱。

当日下午,陆璘与长喜一同连夜赶回安陆,半夜才到家中。

到第三天,李由又送来了信,信中称施菀的病确定好转了,人已经完全退烧,能从床上起身了。

再过两天,信上便说施菀已经完全恢复,马上就要开始忙疫病的事。

然而也是这一天,陆璘却开始发烧。

送信的杂役将这消息带回了云梦,李由思虑一会儿L,当即立断去与云梦官府道别,要即刻回安陆。云梦官府得知陆璘竟也病倒了,自然是立刻放行。

施菀病情刚好,还没从客栈搬回驿馆,李由便在出发前特地去了趟客栈,一来与施菀和上官显道别,二来告知她陆璘生病的事。

听见消息,施菀吃了一惊,问他:“陆大人是染上了瘟疫还是普通风寒?那边有消息么?”

李由摇摇头:“这个我也不知道,所以急着回去看看,只是正巧我送信回去,原本信使都是去县衙将信交给大人,这一次却听闻大人病了,高烧不退,信使着急,就赶紧回来将消息告知我。”

“安陆疫病不是已经要结束了么,怎么陆大人还会染上?”施菀问。

一旁上官显说:“既没有确定是瘟疫,兴许只是普通风寒。”

陆璘临走前告诫过李由,不要透露他来过云梦的事。

但李由替主子着想,觉得多少有些吃亏,辛苦来一趟却不说,和锦衣夜行有什么区别?

所以他有意回道:“或许,大人是去了什么危险的地方吧,施大夫知道我家大人,一腔赤诚,不在言辞上,只在心里。”

这话一出,施菀似乎有些疑惑不解,但上官显却多看了李由一眼。

他明白李由这个人,做事圆滑,滴水不露,绝不会说什么指代不明、含糊不清的话,除非这就是他的本意。

所以,他是在暗示什么吗?

李由却也不多说,很快道:“二位大夫在此也多多保重,我先动身回安陆了。”

“李师爷等一等——”施菀叫住他,“之前你让人送来了十剂药,我没用上,你把药拿回去吧,别在我这里放浪费了。”

如今这药比千年人参还贵重,几剂药便是一条命,有钱也买不到,除非是父母亲人,要不然绝不会以药相赠,所以当李由送药给她时她大吃了一惊,如今自己已经好了,

当然不能把药也收了。

李由却轻轻一笑(),回道:“那药既然给了施大夫≧()≧『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施大夫就留着吧,去卖了也好,拿去送人情也好,反正也是从杏林馆拿的。”

说完,他作了一揖,转身便走了。

施菀在后面叫了他一声,他也没回头,倒让施菀觉得奇怪不已。

县衙之前的确给杏林馆下过命令,必须留一部分药在手中,以备不时之需,当初他们一行从安陆到云梦,也是带了药的,但不多,也不是存在李由手上,他这十剂药也着实大方了些,却不知究竟是怎么来的。

上官显也猜不透李由的意思,但直觉上他就明白,这事也许和陆知县有关。

到如今他也琢磨过来了,陆知县大概是对施大夫旧情难忘,想要与她破镜重圆,但显然,施大夫并没有这个意思。

她极少提起陆知县,哪怕偶然因公事不得不提起,也是寻常神色,看不出别样的情绪。

陆知县,这又是何苦呢?之前既不珍惜,现在又何必纠缠?以施大夫的心性,大概是绝不会重蹈覆辙的,至于那个安陆的富家少爷,他虽没见过,却也知道那人不过是对施大夫好,但并不能让施大夫欣赏、爱慕。

上官显觉得,相对来说,自己才是最适合施大夫的人。

……

李由赶回了安陆,才知道陆璘并不是瘟疫,而是普通风寒。

松了一口气,得了几句训,但也得了令,不用再过去了。那边施菀已经痊愈,疫病防治各项举措也走上正轨,他既然已经回来,便不用折腾着两头跑,再说如果一切顺利,将到年关,他们也会很快回来。

待陆璘养好病,才回县衙没两天,却接到了一副请帖,是城中几个药铺大夫和东家联名上书,邀请他参与安陆县医药行会会长的选举坐谈会。

看到这请帖,陆璘冷哼一声。

当初瘟疫时一个个事不关己,如今瘟疫过了,又开始要选会长了,还真是脸皮厚。

他将请帖扔到一旁没去管,只拿出一张纸来,然后将书案上文书卷册都放到了别处,小心将纸裁好铺开,压上镇纸,再在砚台里倒了水,拿墨锭开始研墨。

一旁杨钊看他这架势,立刻过来道:“陆大人这是要写字还是作画?”

如陆璘这般高才,不管是写字还是作画都是大师风范,哪怕只是日常公文上的小字,陆璘都能写得赏心悦目,要是专程来写字作画,那可真要瞻仰一番。

听他发问,陆璘回道:“写字,劳烦杨大人帮忙把后面书架上的那只楠木斗笔拿来一下。”

杨钊立刻去书架上拿了笔来,等陆璘磨好了墨,便是双手呈上,恭敬地将笔交到他手中,然后一瞬不瞬盯着看起来。

陆璘蘸了墨,一手提笔,一手提了袖子,在纸上落笔。

一时间,笔走龙蛇,写下一个大大的“杏”字,飘若浮云,矫如惊龙。

随后便是“林馆”二字,待三个字都写完,又在左下方落款“陆子微”,然后拿出私章

() (),重重盖下。

杨钊这会儿L看明白了?()『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这是题给杏林馆的字。

整个安陆县,可没有哪个药铺或是其他商家有知县的题字,杏林馆这是独一份。

但这场瘟疫,没有杏林馆的施大夫,没有施大夫与上官大夫带领其余几名大夫一同研治出药方,只怕满城都要死绝。

这题字,杏林馆受得起。

“找一队人,热闹一些,将这字送去杏林馆。”陆璘吩咐。

于是,第二日,一行衙差从县衙出发,敲锣打鼓放鞭炮,捧着题字,一路送到了杏林馆。

施菀还在云梦,题字由彭掌柜接到,当即就眉开眼笑,打点了衙差,待衙差离开,马不停蹄就去找装裱师傅,将字制成牌匾。

又过十来天,到腊月中旬,家家户户筹备过年,云梦县瘟疫也得到缓解,从安陆前往云梦的一行人回来了。

也就在这一天,县衙派人列队欢迎,同时又给施菀和上官显各送去一幅字,上书“功同良相”四个大字,仍是陆璘亲笔所书。

与这四个字一起的,还有一幅盖了县衙公印的碑文,上面详细记录,光庆四年,安陆大疫,杏林馆大夫施菀任总医官,与济宁名医上官显一起,带领城中大夫亲自诊断病情,协助官府作出防疫举措,研制药方等,最终开出药方“退瘟散”,阻止疫病蔓延,救下安陆千万百姓。

安陆县衙及知县陆璘感念杏林馆与施菀医术与仁心,于是特赐“杏林馆”、“功同良相”手书,以表彰杏林馆及施大夫医者仁心。

于是从这一日起,杏林馆成了安陆唯一一家有官府盖章的药铺,施菀与上官显也成了清除疫病的头等功臣。

馨济堂后堂,方掌柜与周继对坐。

方掌柜接过仆人呈上的茶,却无心饮用,只凝重地看向周继,问道:“陆知县这意思,是不是正是冲着我们来的?我们这医药行大会,是不是还得继续延迟下去?”

周继笑了一声,摇头道:“不能再延迟了,过几日就开吧,叫上施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