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常 姜沃的悠闲一日(1 / 2)

端午佳节,艾草悬于门上,以避毒气。

晨起桌旁,姜沃剥开粽子外头的微烫的菰叶,用筷子分了很小一块黏米栗枣粽给婉儿。

又特意把枣挑掉了,她从前在医院里,就多听闻急诊有被枣核卡到的老人和孩子。

这是宫中御赐的粽子,与家里的味道不同,姜沃就让婉儿尝一下。

婉儿吃掉了小碗里的栗子粽,觉得不如家中的好吃,不免仰着小脸儿,等着吃真正的端午粽子。

崔朝那边已经剥好了一枚,托着底端粽叶递给婉儿——

她们在家中常吃的端午粽子,其实是姜沃前世最喜欢的‘咸蛋黄肉粽’。

虽说她原是个北方人,在南北咸甜之争中,也觉得自己是坚定的北方党,只喝咸豆腐脑。但在粽子的立场上,她就没有坚定住,比起北方的甜粽,她更愿意吃咸粽。

姜沃吃了一口粽子,感觉到咸蛋黄独有的绵绵沙沙的颗粒感在舌尖滚过,混着糯米微韧软弹的米香与调味得宜的酥软炖肉,味觉得到了充分而立体的满足。

甚得她心。

她后知后觉:大概她不是北方党,只是个爱好咸食党?

吃过粽子后,姜沃边喝清茶边随口与崔朝问道:“今年的粽子也分送各家了吗?今岁端午晋阳公主在京中,可别漏下她。”

姜沃前世时那几年,咸粽子在北方也不那么罕见了。但在大唐的长安,这种粽子实是颇为特殊,都算是姜宅的‘珍馐秘方’之一,每年端午都要分送亲友。

崔朝颔首。

*

今日端午休沐,姜沃是应了带婉儿进宫,再带着令月一并去凌烟阁拜探平阳昭公主画像的。

此事并不急于一早入宫。

这两月她为太子事多有烦心,在家中事上留意很少。

此时算是心意大定,又难得闲暇,就捧着茶杯跟崔朝聊起了家常。

听他说起将端午节礼并家中特有的四味粽子分送了亲友。

而亲友们又各有端午节礼回赠。

“是了,还有一事——孙神医和英国公府都送来了府上新调配的成药和药方。有空你细看看。”

姜沃闻言欣然道:“孙神医又有新药?”即刻就要来看。

怎么说呢,孙神医的保心丹,那曾经可是他们吏部加班的支柱啊。

崔朝也料到她一听闻就要看,早就收在了屋中柜子里。见她果然即刻就要,便起身去抱了几个匣子过来。

姜沃先看过孙神医的方子,是两味治发热的药丸:一味治疗妇人产后突起高热,一味治小儿发热。

她仔细收好——姜沃从未忘记为何会甘愿把系统兑换出来的医书,直接送给孙思邈孙神医,正是因为他的《千金方》,是古往今来,第一本专门把妇女的疾病拿出来专门讲解诊治之术的医书。

看过孙神医的两味新药,姜沃又打开英国公府的药匣,边展开药方边感慨:“有时我经常会忘记大将军还是一位良医。”

世上怎么有这样的人,领兵打仗克敌制胜,在朝又为宰辅柱石,甚至还精通医道。

英国公府送来的两张药方都是李勣改良过的外敷药膏,一是用来防冻疮的乳膏,二是止血防脓肿的金疮药。

姜沃放下这两道药方,感慨道:“大将军口中不说,其实是很挂念李培根的啊。”

李敬业到了辽东后,有信传来——刘仁轨根本没把他留在原百济国,而是给他扔到北边高句丽去了,就让他驻扎在原本李勣大将军平定叛乱之地。

那里气候苦寒,且常有原高句丽的小股叛军出现。

说来,李勣大将军自己,一生征战多在北地,最远曾打到瀚海(贝加尔湖)。甚至就在几年前,还于寒冬腊月高龄率兵出征,亲平‘铁勒九部(薛延陀)’的叛乱,可谓是不知走过多少寒冬冰霜,刀光剑影。

他自身习以为常不以为苦,然而长孙才到苦寒之地不久,李勣就忍不住开始改良‘冻疮’‘止血药’的方子。

可见心底担忧爱护之意。

姜沃感叹了一回,打心眼里希望李培根在高句丽磨练成一根出色的培根。

她收起了这几味药。

其实若是旁的佳节,亲友间门走礼并不会送药物,显得不吉利咒人生病似的。但五月端午是个特殊的日子。

向来有‘此月蓄药,蠲除毒气’的惯例。

京中人家也多于此月储备些常用的止痢丸,黄连丸,疽疮药等常用的药材。

因想到医药事,姜沃正好问起崔朝:“如今东西市各医馆、药铺,用的都已经是太医署新版的《救民简方》了吧?”

她说起的,正是从多年前将医书交给孙神医后,就做的一件事情。

自到了大唐,姜沃见过许多‘神奇’的药方和治疗法子——比如她刚进宫的时候,亲眼见到的小宫女得了疟疾,按照方子喝灶灰水治病。

再比如,如果有人鱼鲠在喉,按照流传甚广的方子,不是寻大夫取出卡住的鱼骨,而是要找到一片韭菜地,面向东方不说话(鱼骨头卡着脖子应当也说不出话来),然后再找到地里蚯蚓洞旁的泥土擦一擦喉咙,据说有奇效。

姜沃第一次见到这个方子,见其号称‘有奇效’,推断了下——大概是这段时间门的折腾,让人把鱼骨咽下去了……

如果说蚯蚓土还能当笑话看,但有的可就要命了。

比如妇人难产,令人服用乳香汤配‘烧成灰的写了龙字的纸条’。

且这些看起来匪夷所思的药方,甚至都不是民间门口耳相传的愚昧偏方,也不是一些邪门歪道骗钱的和尚道士走街串巷三姑六婆捏造的方子——有的是正经从南北朝广为流传的医书上《救民简方》上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