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从官府到百姓的一致欢迎,背后甚至还有两大刺史撑腰,私盐就是私盐,过不得明路,能运到北方的量大不到哪里去,所能覆盖的区域也始终不大,北方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得不靠自己供应盐类。
直到南慜帝三年十二月,北扬州刺史兼大司马.大将军席献向北帝献策建言,提出北人制盐技术不发达,事倍功半,浪费人力和薪柴,南方盐帮,所制之盐洁白味纯,量大且价格便宜,希望北帝能够想办法和江北的人沟通,利用淮水完成盐事购买。
北帝允之。
此时陆瑶派出阿卯前往北扬州和席献接洽,在显露出自己背后的主人之后,阿卯替陆瑶提出她有意在淮南建立南北自由商贸区。
如果北帝要买盐也不是不可以,就是要配合自己把这南北自由商贸区搭建起来,来自北方的胡商进入自己的领地,也必须遵守自己的规则,如有违反,被陆瑶的执法队杀了,北帝方便不能有任何不满。
而且这买盐的第一笔大订单能且只能和自己签订。
席献对阿卯竟然是陆瑶的人感到惊讶不已,由此甚至想到了洗女的来历和身份,但是别的先不提,北帝朝廷从皇帝到朝中大臣所有人都馋死南方人应有尽有的盐了。
在他们看来,南方人掌握了远远超越自己的文明的技术,他们的盐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多得能拿来洗澡。
而订单的事,他们既然能签约就能毁约,只要他们在南北贸易区找到了别的卖家,到时候哪怕毁了买盐的订单又怎么样,陆瑶的人要么干脆毁了南北贸易区,要么只能忍着吃了这个干亏。
毕竟只是一个买盐的订单而已,盐对他们北方人意义重大,但是想来南方人不会太在意盐,他们都是富裕惯了的。
于是在权衡利弊之后,席献还是和王若彩合作,签下了第一笔巨大的买盐订单,双方约定,明年十月之前,这批盐就要到货。
当来自淮阴的大批便宜又质量好的盐到货之后,北帝境内的官员百姓们欣喜若狂。
而南北两地的商人们在闻见了南北两边的官府对淮南的南北自由贸易区的态度后,也开始大量涌入淮南贸易区,开始带动南北的商贸繁荣和货物交换。
自秦以来,王朝统治者们对于商人的态度始终没有变过,说起来就是一句话:抑商。
任何时候,官府对商人们颁布的税法始终都是严苛的,而生在这个时代,各地豪族起势,大小匪盗四起,商人们出门大抵都是扛着脑袋行事,能在乱世之中仍然敢行商,商人们是绝对不缺胆气和眼光的。
对于建在淮河岸边沟通南北的淮南贸易区,商人们就看到了它对这个时代的时局的巨大影响,和它背后可能带来的巨大利益。
商人崇利,于是冒死也要前往。
但是也同样的,商人们也习惯了各地统治者们对商人的重税剥削。
不过他们之所以敢带着货物前来,就摆明了不怕重税,因为南北之间隔阂太大,市场缺口太多,货物利润太高,即使淮南贸易区要收非常高的税,他们也仍然有巨大的赚头。
但是当商人们带着货物沿着官道进入淮南境内,准备在官府处登记货物,接受检验,迎接他们的竟然不是淮南官府的重税。
“什么?此地货物不收税?!!”商人们惊呆了。
任谁都知道,在这种南北胡汉相对的乱世之中,想要建起一个敢让南方商人和北方商人都进入做交易的贸易区,背后需要多大的能量,淮南的官府不收税,那他们靠什么吃饭?靠爱与和平吗?